港航水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2024-11-22 来自: 湖南惟楚科教实训室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26
11月18日,港航水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牵头为共同体“理事长”单位,湖南惟楚教股份有限公司为共同体“理事”单位。公司创始人吴恒、总经理刘良启、产品总监周澄受邀出席。来自全国32个省市111家单位近200人参会。
01会议主旨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强调,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共同体的成立对助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共同体建设。
湖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黎明表示,共同体旨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各成员单位要探索构“四业联动”和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的建设发展机制,共同推动港航水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发展。
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有限公司副书记游建华倡导,要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方式方法、强化共同体人才培养、重视共同体建设成果产出,实现成员单位间人才、技术、设备、研发、管理的深度融合和共享互补。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朝晖指出,共同体的成立是践行科技是生产力、人才是资源、创新是动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充分发挥港航水利行业的人才资源和科教优势,程度创新推动行业产学研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常世名指出,共同体的成立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学校将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之间的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共同推动水利与港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02产教融合
湖南惟楚科教始终坚持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形成紧密合作共同体的理念认知。围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研发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打造出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以应对市场变化、产业升级以及社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推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03港行水利案例
湖南惟楚科教联合河海大学共同研发设计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综合演示平台,是一个多功能的数字孪生综合实训平台的物理实体部分,它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港航环境,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平台。通过架设内河河道、运河、冲击三角洲、海湾、海岛等地形地貌,配置造浪、潮汐、自循环供水系统等工况模拟装置,用于模拟再现航道水流特性、波浪与建筑物相互作用及各种类型码头工程、海岸防护工程、渠化工程、航道整治工程、围垦工程等工程内容的综合演示平台。
1.平台核心功能:
1. 地形地貌模拟:平台通过架设内河河道、长江、海湾、山地等不同地形地貌,使用真实水体来演示河道、海洋、码头、船闸、升船机等模块,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实际的港航环境。
2. 工况模拟装置:配备自循环供水系统等工况模拟装置,可以模拟航道水流特性、港口工程、航道工程与渠化工程、海岸工程、水运工程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工程的实际运作。
3. 模块覆盖:平台构建了20余项模块,覆盖了港航工程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水流动力学、船舶操纵、港口规划与管理等,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点。
4. 交互式学习:支持多方式原理认知和流程交互操控,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港航工程原理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
5. 人才培养支持:该平台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
6. 学科影响力提升:通过提供这样一个的实训平台,可以增强学科的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提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效果图:
3.项目实景: